2025年盛夏,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50名优秀青少年齐聚燕园,参加北京大学全球精英人才A计划(第八期)夏令营。在为期10天的沉浸式学习中,学员们既深入探索了前沿学术领域,又亲身体验了北大深厚的人文底蕴,完成了一场知识与人格的双重淬炼。
一、学术课程体系:打破学科壁垒的思维革命
1. 人文社科模块:构建成长认知坐标系
(1)心理学专题
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、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苏彦捷教授在《发展中的相遇》课程中,系统阐释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应对策略。
毛利华副教授创新性地用"熵增理论"以"熵增理论"重构心理学认知框架,分别从科学与非科学两个层面趣味横生地阐述了心理学,引发学员热烈讨论。
(2)教育与法学交叉
教育领域的天使投资人胡国志通过"学习闭环模型"重构学习流程,现场指导学员运用"费曼技巧"解构复杂概念。
耶鲁大学法学博士、北京大学法学院左亦鲁副教授通过生动的案例教学,在《法学的视野》中带领同学们领略法律思维的魅力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法学教育对人格塑造的独特价值。
2. 自然科学模块:探索生命与物质的奥秘
(1)生命科学前沿
赵进东院士带来《生命历程与科学研究》,从生命世界的三个起源开始,带领同学们探讨了三个问题: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是什么、人类演化的模式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开展科学研究,深入浅出地道出38亿年的生命演化。赵继宗院士通过《脑科学研究与临床转化》,展示"北脑一号"如何用脑机接口突破神经疾病治疗瓶颈。两场课程共同诠释了科研探索的永恒魅力。
(2)数理化的经纬
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赵子强教授在《与世界观搏斗的物理学》中以哲学视角重构物理认知;在李湘庆副教授《演示物理实验课》上,李老师通过生动直观的实验演示,向同学们展示了同频共振、重力加速度等经典物理现象。他不仅深入浅出地解析其中的科学原理,更邀请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,在互动体验中感受物理学的奇妙与严谨。
化学学院卞江教授在《生命剧场中的分子交响曲》中,以"大化学"视角串联125个前沿科学问题;贾莉、高珍、赵浩三位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纳米实验室,通过生动有趣的化学魔法秀和色彩变幻实验,将日常生活中神奇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直观呈现,让同学们在近距离观察中感受化学的奇妙魅力。
3. 未来技术模块:拥抱智能时代
(1)信息科技纵深
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边凯归教授在《信息学科与互联网发展》中系统阐释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与产业变革。
人工智能研究院陈斌研究员则通过《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》深入剖析了AI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前景,充分展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视野。
(2)数学思维革新
来自北京十一学校的郑子杰老师以《如果中学数学考试可以使用计算机》为题,探讨AI对教育范式的革新。
二、文化实践体系:沉浸式人文体验
1. 北大精神溯源之旅
2. 科学艺术融合实践
从院士讲堂到实验室探秘,从校史寻踪到定向越野,北大A计划夏令营以多元视角构建了立体化的成长平台。期待营员们带着燕园的精神烙印,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追寻卓越,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。